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浏览量:
专业介绍:
中德合作专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专业;引入德国 “精密机械加工师”专业教学资源,建有“四川省高性能液压件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具钳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智能制造产业,培养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数控编程与加工、智能生产线装调与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从业人员月薪8千以上。
培养目标:
本专业契合“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升级后的制造业发展新特征、新需求,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群,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生产现场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及就业单位: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可从事机械加工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技术管理与维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实施;工艺装备设计;CAD/CAM软件应用;先进加工技术及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电类产品的营销、技术服务等工作。
就业单位:我院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单位有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豪能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大型和高新技术企业,职业发展前景良好。
专业建设: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按照“对接国家战略、聚焦智能制造、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人才培养高地”思路,对接成渝城区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于工程机械及液压元件、油气钻采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
本专业是我校乃至西南地区最早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专业。从2014年起,学校依托本专业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成立四川中德培训学院,与德国手工业协会(HWK)合作成立HWK四川考试中心,引入德国 “精密机械加工师”专业的“双元制”职教模式和教学资源,开展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本土化改革,实施“学历证书+高技能等级证书+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1+X”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取得了一定成绩。
图1 中德合作签约仪式
(一)建设“机制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双元制” 本土化人才培养标准。培养目标定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合作企业岗位职业活动设置课程体系,解决职业教育传统学科制痕迹还十分明显的问题。
图2 人才培养方案汇总
(二)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教学化,考试考核以企业客观要求为标准,解决当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课堂效率不高,考核与企业岗位要求不一致等教学过程的适应性问题。
图3 活页式教材及教学资源库
(三)通过培训和实践培养“HWK精密机械加工师”培训师、考官,打造一支德国HWK培训师和考官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形成“培训+实践+改进”交替进行、能力螺旋上升的特色师资培训体系。
图4 教师赴德培训及培训证书
(四)借鉴德国经验,创新内部治理模式,成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持续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图5 学生在培训中心培训